在閱讀中前行—記漢口路小學黨支部“新閱讀”展示活動
發布時間:2020/12/14 15:05:52 作者:漢口路小學 瀏覽量:3496次
教師的精神成長,需要高品位閱讀的滋養;教師的專業發展,需要經典的引領。閱讀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路徑。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文化素養,促進教師專業發展,2020年12月9日,學校開展了“新閱讀”分享展示活動。
首先,張臻老師在“好文快遞”欄目分享了華為CEO任正非先生的兩篇講話稿《若果有人擰熄了燈塔,我們怎么航行》、《向上捅破天,向下扎到根》。張老師結合文章與事例,為全體老師快遞了任老兩次講話中所傳遞的重要信息:這么大的一棵樹,根不強是不行的,不扎到根,樹是不穩的,萬一刮臺風呢?和平需要實力相當才可獲取,祥林嫂式的和平是不存在的;振興中華,不是靠口號,而是要靠“船”和“橋”,過河需要船和橋,我們有了很好的科學目標,過河的船夫就是人才,人才來自教育,因此,國家的發展根本在教育;要發展教育,要允許差別化的教育,不同人才選擇不同的方向,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才智,多學科交叉突破會更有可能,橫向融合創新才能形成顛覆性的效果;點燃未來燈塔的責任無疑是要落在高校上,教育要引領社會前進。張臻老師的分享引起了在場的每一位老師的共鳴:教師應當關注每一個兒童,唯有因材施教,才能讓每一個兒童都生活得豐富多彩。
接著,馬煒驊老師在“好書推薦”欄目中向在座的黨員、教師推薦了一本好書——豐子愷的散文集《憶兒時》,馬老師用精心制作的PPT向大家生動形象地推薦這本書圖文并茂的好書,讓我們大家在饒有趣味、輕松的閱讀氛圍里,品味豐子愷先生的漫畫插圖的童趣,散文散發的童心與智慧,更品悟到在教育子女方面豐子愷先生獨特的理念——理解孩子,走進孩子的心里。與會的老師深深地感受到:保持一顆童心,用清澈的眼光看待孩子。這樣,才能自然而然地走進孩子的心里,互相學習,共同進步。
隨后,在“教育一得”欄目中,剛剛工作的汪筱姝老師分享了她在教育教學中的心得:愛學生需要走進學生的世界。汪老師從三個方面具體舉例娓娓道來:一是要走進學生的學習世界;二是要走進學生的心理世界;三是要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。聽汪老師的“教育一得”,能感受到一位新教師已經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諦:唯有走進兒童,才能促進孩子真正的成長和發展。學生學習成長的過程,也是老師成長的過程。大家用掌聲表示高度認同!
最后,王珍珠老師在“教你一招”欄目中,給老師們介紹了短視頻制作剪輯APP“小影”。隨著短視頻應用的發展,老師們常常遇到圖片、視頻編輯的問題,王珍珠老師貼心地推薦、細致地講解讓老師們收獲滿滿。
全體老師在分享中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、教育的溫情與成長的喜悅,更感受到了讀書的力量!相信全體教師在閱讀中前行,一定會收獲更多的智慧,更好地服務兒童教育!